歌舞片与有声电影几乎同时诞生,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有声电影就是一部歌舞片。从1930年代井喷式的大繁荣,到1960、1970年代时对社会事件的深刻探索,歌舞片亦庄亦谐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也为时尚界和娱乐界留下取之不竭的经典风格样本。

法国人拍摄了一部黑白默片式的温馨小品《艺术家》向美国电影产业的黄金时期致敬。Jean Dujardin扮演一位广受欢迎的默片演员,却因为有声电影的出现而陷入了事业的瓶颈。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当红女演员Berenice Bejo决定邀请他与自己共同出演一部歌舞片。还有什么是能比一段噼啪作响的踢踏舞更适合表现有声电影的魅力的呢?电影结尾时两位主人公翩翩起舞的场景似乎又把Fred Astaire与Ginger Rogers这对黄金组合往日的迷人身姿重现于观众眼前。
历史的确如此,歌舞类型的电影正好诞生在有声电影出现之时。奥斯卡史上第一部有声的最佳电影《百老汇的旋律》就是一部歌舞片。从1930年代井喷式的大繁荣,到1960、1970年代时对社会事件的深刻探索,歌舞片用它独有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尽管不少人曾发表过“歌舞片光芒已逝”这样的言论,或者对这种歌舞升平的艺术形式不屑一顾,但不可否认,歌舞片给了我们其他类型电影替代不了的欢乐。坐在银幕前的我们需要一点浮华和浪漫,而这正是歌舞片存在的意义。
舞王与舞后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欢乐依旧的歌舞电影成了鼓舞美国人士气的一剂良药。Fre dAstaire也因此成了大家爱戴的“英雄”。Astaire一生出演过三十多部歌舞片,被人们称作 “美国舞王”。就连流行天王Michael Jackson也曾在采访中承认,Astaire对他的舞台表演影响深刻。
Astaire从小便与姐姐搭档登台演出,在百老汇戏剧舞台上声名鹊起。当他受邀离开了纽约前往洛杉矶开始从事电影拍摄工作时,正当歌舞片起步之时。Astaire的舞蹈风格会让你觉得跳舞是件十分容易的事,但这绝不是真相(想想JeanDujardin吧。他在《艺术家》里的舞蹈片段不到十分钟,却为此接受了长达五个月的训练)。
或许是他的装扮迷惑了你。Assouline出版社曾出过一本名为《Fred Astaire Style》的画册,并评价Fred是“少数深刻影响美国男士着装风格的男人之一”。Fred最爱穿着双排扣西装和羊皮布洛克鞋,如果可以,还要加上一顶帽子。配饰方面,除了常规的方巾、领带,Fred Astaire还常有一些出其不意的巧思:用一条丝巾当做腰带,或者用一枚银色别针当做领带夹,一如他的舞步一样轻松随性。
在1978年的电影《油脂》里,男女主人公在舞池中央热舞时,周围人询问这两位是谁,其他人随口答道:“Fred和Ginger。”显然,他俩已经成了搭档合舞的代名词。Fred Astaire一生合作过诸多女搭档,但最深入人心的要数他与Ginger Rogers的多次合作。可以说,他们两个人成就了对方。
Fred和Ginger在电影中经常扮演一对恋人,剧情也较为简单,结局多为合家欢式。像是代表作《礼帽》就讲述男生和女生在解清误会之后,终于走到了一起的故事。Rogers舞动的身姿最适合展现那些漂亮戏服的动态美感。一条背部和整个下摆都镶满了羽毛的长裙,静止时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比例有些怪异,但当她穿起来跳舞时,整个人就好像一团活力四射又浪漫异常的火焰。
而当你看到那些亮片刺绣长裙在她身上舞动的样子,便会领悟到“流光溢彩”这个词的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对银幕黄金组合私下里的关系其实并不融洽。Astaire曾讲过:“我和GingerRogers合作过那么多部电影,却极少在戏中吻过她。不单是我妻子不准我这么做,还因为我本身就不愿意。”而Rogers则对大家总是把自己和Astaire成对提起感到不满。但毋庸质疑的是,这对欢喜冤家塑造了歌舞片的经典风格,也为亿万观众带去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红舞鞋,黑丝袜
Judy Garland这位传奇女星一辈子演了许多部电影,但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在1939年的《绿野仙踪》里扮演的红鞋少女的角色。一阵龙卷风把整幢房子吹到天上去;房子落地时压死了凶残的女巫,拯救了小人国的居民们;穿上了红宝石舞鞋后,只要轻踏鞋跟三次,就可以找到回到家的路 影片的丰富想象力就如同呈现给观众的色彩效果一样炫目斑斓。《绿野仙踪》是歌舞片历史上的一条分界线,在它之前,歌舞类电影普遍采取“前台歌舞,后台叙事”的固定模式,舞蹈与歌曲只是作为电影的陪衬,并不参与到剧情设置和台词撰写当中。而《绿野仙踪》打破了这个常规,首次把歌曲列入叙事部分当中。
介于影片采用了彩色印片法,为了表现出更强烈的色彩效果,剧组把原著中女主人公Dorothy所穿的银色鞋子改成了珊瑚红色。戏服设计师Adrian Adolph Greenburg在一双普通的白色绸缎舞鞋外包上了带有亮片的红色硬纱,再绣上了各式各样的珠子和宝石,一双电影史上最著名的鞋子就这样诞生了!2009年,为庆祝《绿野仙踪》发行70周年,华纳公司还特意联合Jim myChoo、Moschino、Oscar de la Renta、ChristianLouboutin等多家时尚品牌,以这双经典的红宝石舞鞋为原型,重新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Dorothy”设计新鞋子。
纽约百老汇素有“十男九G a y”之说,不少歌舞片演员也都因为自己扮演过的角色一举成为“同志偶像”。Ga rla nd演唱过的那一曲《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更在一段时期里成为了同志王国的“国歌”。
基因的力量是强大的。Garland的歌舞天赋全都遗传给了女儿Liza Minnelli。她在十九岁的时候就获得了戏剧节最高奖项托尼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名气和才气丝毫不弱于自己的母亲。二十六岁出演的电影《歌厅》更帮助了她攀上了事业的巅峰,一举摘得同年奥斯卡学院奖和金球奖的最佳女主角奖。电影里的Minnelli总是画着俏皮的妆容,梳着一头黑色短发,永远围着一圈各式花色的丝巾,戴着多少都不嫌多的饰品,扮演一位在歌厅打工的歌手又唱又跳。最经典的形象要属她在影片开头,穿着黑色绕颈马甲,下身配着短裤和黑色丝袜的形象。
这一身打扮简直就成了这位名伶的代名词,也为Minnelli赢得了“黑丝女王”的尊称。
《欲望都市2》中,Min nelli以真人身份客串扮演一场同性恋婚礼的证婚人,并表演了一曲《Single Ladies》。当所有人都在好奇“LizaMinnelli来这里干吗”时,Miranda说:“这就像是自然法则。某个地方要是同志气息十足,你保准能找到Liza Minnelli。”而在《歌厅》中,Liza扮演的角色就爱上了来自英国的同性恋英文教师。现实生活里,Liza的丈夫也被人怀疑过是同性恋身份。
这个“同志偶像”的称号的确名副其实。玛丽莲-梦露和Jane Russell主演的喜剧歌舞片《绅士喜爱金发女郎》中,两人都艳丽至极。从一开场穿着的高开叉深V领的红色亮片礼服,到在游艇上休闲时穿的箱形外套、晚宴时的橘色鱼尾裙,再到表演《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Friend》时的那件粉红色露肩饰蝴蝶结长裙、结满银色流苏的超短裙,每一套戏服都是艳惊四座。但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Russell穿梭在一群健壮运动员之间演唱《Ain’t There Anyone Herefor Love?》时,所有男演员都是一副漠然的表情,对眼前的美人毫不动心;而在结尾的那场双组婚礼上,两位女主人公穿着蕾丝制及踝婚纱共同走下台阶,似乎从此要生活在一起的是她们两个。
风格教科书
Audrey Hepburn和Fred Astaire在1957年出演的《甜姐儿》在时尚界的地位要比在电影界高得多。Hepburn在酒馆时独舞的一段曾在2006年时被Gap买下,用作了宣传公司黑色紧身裤的广告宣传。Whitney Houston、Beyonce也先后在MV中还原过影片里的舞蹈场景。
鲜在公开场合亮相的美国戏剧界名伶KayThompson也出演了这部电影,扮演以DianaVreeland为原型的《Quality》杂志主编。在“ClapYo Hands”这段戏中, Astaire甚至因为觉得Thompson抢了自己的风头,在拍摄的过程中都没有正眼看过对方。
虽然此片被时尚人士们奉为经典,但在戏剧评论家的眼中,Hepburn不善歌舞成了影片最大的诟病。Hepburn自己也曾说过:“我做梦都想和Fred Astaire共舞。但没想到梦想成真时,我却溅了Fred一身的泥。”Hepburn的确为了电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在Astaire和Thompson的舞台光芒下,她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可能是吸取了教训,在另外一部歌舞片《窈窕淑女》中,赫本的所有唱段干脆全由专业人士后期配音。幸好电影还足够赏心悦目。包揽Hepburn在该片中戏服的是摄影师Cecil Beaton。
他的设计灵感来自2 0世纪初期的那些时尚杂志里的黑白照片(当然这些照片很大一部分都是他拍摄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在赛马场上Hepburn穿的全白蕾丝制的长裙(上面随机绣着几块黑色作为装饰),还有在舞会上穿的绣满大大小小水晶的白色长裙。在电影上映之前,DianaVreeland就在《VOGUE》杂志里提前曝光了所有的造型,报道引用了Beaton的话:“这些戏服一定要先于时代一步,并要产生影响。”近年来,不少人表示对翻拍这部电影很感兴趣,但观众能否看到同样美轮美奂的戏服设计,就不得而知了。
1977年歌舞片《周末夜狂热》里的造型可能更能让我们产生共鸣。John Travolta穿上丝质的花衬衫、喇叭裤、方跟高跟鞋,喷上过量的发胶,扮起了1970年代流连舞厅里的迪斯科青年。这部电影是一窥1970年代风格的绝佳窗口。Madonna在2005年发行的音乐专辑《Confessions on aDance Floor》也曾穿上了与该片中类似的粉红色高衩舞衣,重新带回舞曲风潮。Travolta并没有在电影里一展歌喉,影片的所有配乐都来自BeeGees的经典曲目。但他的舞姿绝对迷倒众生,令当时全世界的年轻人们争相模仿他的打扮,跑到迪斯科舞厅里尽情舞动身体。就连戴安娜王妃也难以抗拒其魅力,在造访美国期间参加的一个酒会上与他翩翩起舞。而在Diana去世后的遗物拍卖会上,Travolta拍下了Diana与自己共舞时穿的那件黑色礼服。
在稍后的另一部歌舞片《油脂》里,Travolta或多或少地重复了之前的戏路,扮演1950年代高中校园里的一名“Greaser”——黑色的皮夹克套在皱皱巴巴的白色汗衫外面,穿着破破烂烂的牛仔裤,头发梳得油光水滑、丝丝分明。与他搭戏的Olivia Newton-John当时已经28岁,但扮起甜美少女丝毫不费力:嫩粉色、浅绿色的上衣配上素色的大摆裙,抑或是一些格纹的乖巧打扮。结尾时她为了叫男友眼前一亮,换上了一件露肩的黑色针织上衣,下身穿着黑色的皮裤,叼着香烟,戴上猫眼式的墨镜。这身打扮在去年英国某时尚网站的“最美银幕女星形象”评选中夺得第二名,仅在于Audrey Hepburn的Givenchy小黑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