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来彪,资深服装营销人,时尚评论员,关注本土设计师品牌。
绣服荼蘼
简约风格,可以帮助个人度过生活起伏与困顿。而未来的时装市场也同样要靠风格来拯救。
2008年的金融海啸,似乎还未远去,紧跟着的欧债危机带来愈加沉重的压力。时尚业与时装零售业陷入一片哀鸿之中。人们纷纷寻思与探究应对之道,未来到底怎样?
常识都说,世道不好的时候,穿衣要亮丽一点,裙子要短一点,以便用明亮和性感,照亮时空的灰色与压抑。这样的说法,似乎有点过于简单化。如果真是有效的话,还不如直接将“声色犬马”的歌舞伎町开遍欧罗巴大陆,将阿姆斯特丹的“人肉橱窗”布满巴黎香榭丽大道、伦敦牛津街、 纽约第五大道一带。我想说的是,色彩和欲望的刺激,未必能根本解决问题,色彩和色相,显然只不过是经济辉煌时代的附加产品,而拿附加产品去诱惑辉煌时代的再现,也许是人们的一厢情愿。
那么,在忐忑不安的未来中,人们如何树立信心,同时建构一条通往自由的可行路径呢?对于个人生活而言,我没有太多建议,哪怕我是美联储主席,也无法给全球几十亿灵长目生物带去丰富的物质和财产,毕竟正是人类的贪婪欲望助推了当下的灾难。非要给这些建议,加注一个时尚的说法,那就勉强冠以:一种“内心淡泊宁静,应对世事纷繁”的简约风格吧。
简约风格,可以帮助个人度过生活起伏与困顿。而未来的时装市场也同样要靠风格来拯救。不信?且听我慢慢解读。
首先,看各类品牌的业绩报告,无论是快销时尚品牌们,还是传统经典的奢侈品品牌们,业绩的增长持续乏力。很多品牌账面上看起来同比在增长,却不要忘记了是不断开店带来了增长,背后是更多不可控和沉重的费用,以及可比店铺业绩的持续下滑。其次,偶然间,我看到香港I.T时装零售集团的最新中期财报,发现它的业绩可圈可点,在日本市场以最少的店铺,拥有最高的店铺坪效(每平方米销售额),而中国内地市场的坪效最低,但I.T公司却开了与香港本土接近的店铺数和总面积数,同比增长速度和可比店铺的增长速度,双双位于最前。这几组数字,背后其实充分说明:风格化的时装前途不可估量。当然,你也许会充满狐疑:一个案例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那我再说一下关于风格的案例和本质吧。十多年前,当我还在读高中时,我一身宽肥的老式西装,现在看来土而又土,但稍加改变,穿在女孩身上,它立马变成风姿绰约的“男友式(Boy friend)”风格。曾经我穿,是一种无以选择,省去审美检视的无意识穿着;现在她穿,则是一种充满愉悦、幽默、亲近与风格识别的主动选择。今时不同往日的背后,说明着“风格会带来魅力,带来希望”的真谛。时装风格的本质,让人们更愉悦,更能找到自己,从而拥抱明天。
顺便说一句,我并不是替I.T公司做广告,它于我前世无恩,今世无酬。它不过做了我观点的“不自觉案例”,若有对错,是一种缘分,我和它,只不过都在诠释“风格”,于不同的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