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琳(Celine)设计总监菲比·菲罗(PhoebePhilo),到拥有独立品牌的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McCartney),再到主理蔻依(Chloé)时装展的汉娜·麦克吉本(HannahMacGibbon),杰出的服装设计师中不乏女性的身影。《卫报》专栏作家杰西·卡特尼对女设计师点头称赞,愿意把她们的故事向读者一一道来……
女设计师T台上秀酷
闭上眼睛,试着在头脑中勾勒一下服装设计师的形象,首先你会想到什么呢?会不会先想到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Lagerfeld)、华伦天奴(Valentino)与约翰·加利亚诺(JohnGalliano)?联想到的人会不会都说话带口音,皮肤晒成棕褐色,染了发,满身古龙香水味,戴墨镜,养小狗,配珠宝,娘娘腔,人生曲折多,易发脾气且自我意识强?
还是让我给你描述一下大牌设计师在巴黎时装周的T台上走猫步的样子吧!赛琳时装发布会后,菲比·菲罗以光速重返T台,不戴首饰,扎着马尾辫,利落地秀出水手领深色毛衣与裤子;斯特拉·麦卡特尼同样不戴首饰,同样马尾辫,展示自己的V形领灰色调毛衣与裤子;蔻依2010秋冬系列展后,汉娜·麦克吉本再登T台,将驼色上衣塞进黑色皮裤,低调地向观众鞠了一躬,好不潇洒。
以上三场服装秀都格外引人注目。这三位服装设计师都是英国人,年龄都在35岁至45岁之间,都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而且都是女的。她们生活低调,工作严谨,事业方向一致,且举止相似。但她们更因不同点而各自突出:麦克吉本年龄最大,没有孩子;麦卡特尼已有三个孩子,正怀着第四个,但总是紧跟时尚脉搏;菲罗为多跟两个孩子相聚,休息了好久才重返职场。
她们崇尚简约与实用
从在巴黎引领女性简约派的菲罗与麦卡特尼,到将时尚文化引入米兰 T台的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Prada),女性设计师目前已凭前所未有的姿态,成为服装界一线战士。在英国,简·谢佛德森(JaneShepherdson)与玛丽·波塔斯(MaryPortas)就是“聪明女人会做衣服”的成功象征。
在以男性为主体的服装设计界,女性成为领军人物可谓一场革命,这次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一直悄悄进行,鲜有人注意。公众太习惯于关注服装设计大师的私人生活了,大师的私人游艇与恩怨情仇是我等寻常人的饭后谈资,于是某某大师若闹不出点绯闻,公众干脆不去关注他(她)。如今,喧哗与骚动的土壤里却开出了女性简约风格之花:没有花边新闻,没有吹牛炫耀,只有精品服饰问世。“低调、敏感、真实”,这是麦克吉本对蔻依的定位;“不惧简约”,这是麦卡特尼的座右铭。
女人的服装女人造,造出来的就是跟男人造出来的感觉不一样。怎么讲?女性设计的衣服不只是用来看,更侧重其内在质感。看到布料,女设计师立马就能预感到穿上后会有什么感受;看到鞋跟,女设计师立刻就知道女人穿这双鞋能走多远。不是说教,女设计师真的凭其舒服的裤子打败了男设计师的性感裙装。当然,万事没有绝对,女设计师亦可走性感路线:法国新生代设计师伊莎贝尔·玛兰(IsabelMarant)本季就放弃了居家鞋的设计,专攻紧身皮裤。
女性设计出来的服装,肯定有其独特之处。该独特非一眼即知的独特,而在于经年累月后,穿者会发现,此衣还能穿,还能展现一种独特的魅力。
全面把握消费者心理
女性从男人手里夺回服装设计的半边天,简·谢佛德森有很大的功劳,伦敦Whistles零售商店与时尚品牌Topshop的成长也离不开她。“目前有几位女性风头正劲,在服装界掀起了浪潮。”简说,“菲比·菲罗的风格是线条虽简单,材质却豪华。斯特拉·麦卡特尼则是鲜活、现代又女性化的审美观越来越成熟,作品也越来越好了。此外,我一直是缪西娅·普拉达的粉丝,因为她对女性体态把握得恰到好处,熟知购衣人的心理,创意无限。新生代中的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Westwood)擅长为沙漏体型的女性设计,意大利的康秀露·卡斯第里奥尼(ConsueloCastiglioni)广受好评,日本高端时装一姐川久保玲也总是能搞出点新玩意,从未让大众失望过。”
女性设计师的崛起要归功于谁呢?仅仅归功于那些夹克、裤子、毛衣与短靴等精品的问世吗?不!要归功于法国新生代设计师中的伊莎贝尔·玛兰和瓦内萨·布鲁诺(VanessaBruno)。瓦内萨·布鲁诺的同名店铺一直是巴黎旅客中智者的必去之地,因为她的服装总是既细腻又性感。今年42岁的玛兰,毕生有24年投身于服装设计。她的服饰在漫不经心中透露出新颖别致,颇受伦敦、纽约乃至巴黎等地女士的好评。玛兰手下有120名员工,其中100人为女性。今年早些时候在接受《时尚》美国版采访时,她曾说:“其实我本人并不很在乎穿衣打扮,我不过是一直在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而已。”话说得这么直白,她可真有胆量。
对“女人变老”不在乎
当然了,男性设计师的贡献也不能一笔抹煞。谢佛德森曾说过:“女设计师的崛起,确实得到了男设计师的支持,比如阿尔伯·艾尔巴茨和艾尔丹姆。但一般来说,男设计师的作品多以本人对理想女性的幻想为样板,因而作品较性感,但太性感的东西女性反而不爱穿。有时候,女人也想性感一下,但更多时候还是觉得现实点儿的打扮更贴心。”知道为什么女设计师的作品一年四季都能在T台上看见吗?就是因为她们的作品能穿出门,不与实际相脱离。
经济危机阶段,衣服设计更侧重女性视角。“经济危机中,服装销量不可避免下降,这就迫使制衣厂家多考虑谁在购衣,多考虑如何满足购衣人的需求。”谢佛德森说,“不管原因是什么,对一般女性来说,本季仍有很多衣服可供选择,而且它们很轻便,款式不错,适合的年龄层也广。”
女人设计衣服,似乎并未对女人会变老这一问题有太多牵挂。菲罗去年曾说过:“变老对有些女人来说,就像生了重病,很可怕。但我不这样认为,我今年35岁,仍觉很OK,这种OK的感觉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年龄越增长,对自己的了解就越深刻。”
女人设计衣服,这片新天地的开拓者是谁?“哪个设计师最先把女性从传统框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创造了为生活增光填色的新风格呢?”谢佛德森自问自答道,“是香奈儿品牌的创始人可可·香奈儿(CocoCh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