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上午11:28,当我抵达万象城二楼H&M店时,硝烟已经散尽,没看到一件Lanvin for H&M的产品。那里如常的平静和有序,就像没有发生过任何抢购事件一样。一个坐在店里的女孩大声地讲着电话:“全卖完了,9点多就没了!”向店员确认,她沉静地说:“是的,一件都没有了。”
可以想象此前的抢购有多疯狂,应该是掳掠式的,以至于片甲不留。
一个站在H&M店门前的“黄牛”为我还原了当时的盛景,她勇敢地在现场倒卖,把一夜的疲倦换成现金。地上一只大购物袋里还有四五件货未出:黑色短裙、黑色单肩连衣裙、红色围巾、棉布购物袋以及一个空鞋盒。原价499元的短裙被叫价899元,1499元的单肩连衣裙被叫价2399元。听她说,广告主打的那件明黄色单肩连衣裙加价1200元顺利成交。围观者中有人轻声斥之杀猪,她撇撇嘴说,自己前一夜11点就开始排队,排在第33个,排到早上八点开门,自己属于第二组,好不容易抢到了这些货品,“你们还说我心黑?”
一个中年女性死死地拽着两条黑色裙子,表明她要定了,一边打电话催她的同伴来。她的男伴来了,看了两下就表示这样的版型他可以打出一模一样的。女伴不甘心,同卖家还价,“你不能刷卡吗,那现金给你2000。”“最少2300!”卖家第二次叫价2200元,但那对买主还是走远了。
Lanvin for H&M卖得比很多人想象得要疯狂,基本属于昙花一现,大多数人都来不及看到这个系列的真面目。我想起一个潮男的定义:这种限量版的crossover(跨界)作品卖得越快,说明这个城市的时尚指数越高。照今年的情形来看,杭州的时尚指数是提高了吗?但如果这些抢购者中90%都不是时尚的狂热分子,而是从中谋利的生意人,有高价倒卖的职业黄牛,或是希望买些样衣回去抄版复制的服装界人士,这个问题又该如何看待呢?
以H&M的价格买到Lanvin的产品,这注定是一场炒作。炒作使得这一跨界事件迅速变味、贬值,沦落为少数人每一年的利益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