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总让我越来越失望,只有二手店才是内心的庇护所。
无论我怎么抵抗流行,今年夏天也总要备齐一件海军条纹衫,一件肩部绣花亮片T恤。H&M、ZARA是绝对不能去的,不然平均撞衫概率就是一星期两次。就算搭上欧洲之星往返车票买回Topshop,此概率也只能降几个百分点。这些平价连锁服装品牌真是让人爱不得,恨却与日俱增。尽管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这三家巨头,最后我的海军条纹衫和肩部亮片T恤 还是不幸在上周纷纷被撞,始终是不能将这个夏天善终!说着说着又会回到资讯发达、全球一体化这一悲伤沉重的话题。
于是古董衣变成了内心的庇护所,时尚帝国唯一一块不会被“批量生产”染指的净土。第一次对古董衣的深刻印象要追溯到上高级定制鉴赏课时那个有着尖细声音又很容易兴奋的小老太教授从背后举出的那件湖绿色的Dior高级定制裙:裙身比老教授还高,真丝慕思林材质,上身是简单的细肩带设计,下半身犹如瀑布一泻而下,那是原始森林里的瀑布,不然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山仙湖的颜色?整个裙摆都采用了太阳褶皱法,教授一手吃力地提着裙子,一手拎起裙摆层层剥离给我们看,那褶皱似乎永远不会穷尽……当时是巴黎初春的午后,本来有点睡意蒙胧的教室里,顿时多出了24道如炬的目光。
Tho是我读书时的项目搭档,毕业后去了以上所提之一的平价时装巨头公司做巴黎橱窗设计。两周一次我们会去一家名叫 Mauvais Garon的小饭馆吃饭聊天,每次四个小时。我们总是以互倒工作苦水开始,以新买入的VINTAGE结尾,这样做的好处是每次都是happy ending。最近她买入了一只黑色硬皮小拎包,六十年代风格,精华在于,当她回家进行擦拭保养时,意外发现隔层里面有一封泛黄的情书。“俊秀的字体,满满两页,甚至还有一首小诗!”她说的时候满是艳羡。我可以理解,换作是我,也会像她一样把情书装裱起来挂在卧室的墙上,因为我也从来没有收到“俊秀字体满满两页中间有小诗的情书”。
买古董货的过程就是一次神圣的发现之旅。我喜欢周末的小镇之行,如果巧遇古董集市,那对我来说真是满地宝藏。相比那些明码标价卖4000欧大象皮Herms的巴黎知名古董店,这些货源参差不齐的“地摊货”更让人心驰神往。鱼目混珠的古董包包和饰品总能激发我无限的探索激情。仿佛它们在呼喊你,只要你一个不留神,他们就会变成沧海遗珠,顺带尘封了一段爱情故事。
当然,知名古董店也有其狠招。比如我最爱的Thanx God, I’m VIP,我佩服店主把Chanel、Dior与巴黎无名作坊的老古董包包并排放的勇气。上上周当我翻到一只Lanvin黑皮单肩古董小包后,是如何强压内心喜悦面不改色地拿去账台的经历,又将是下周“Olala vintage!”聚会时的一个小故事。与四五同好分享这些发现之旅,加上巴黎安静小巷里面的午后阳光以及咖啡香,这画面几乎是我最初来巴黎的动力。
也算是美梦成真。
珠宝的记忆
我拥有的所有珠宝中—数量不多,但每件都是我的心头好—只有很少几件是我自己买的。说实在的,我逛街购物的时候一般都会避免去珠宝店,一方面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我有一个奇怪的迷信,就是我肯定找不到什么好东西。虽然就在最近,我刚刚在一间二手市场遇到了一条爱德华七世时代的项链,珍珠母贝做成的花瓣仿佛正在向我呼唤着“带我回家,带我回家”。是的,我也确实带它回家了。
每一件珠宝背后,都有一个属于我的故事,它们跟我的结婚戒指一起,被保管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就像纪念过往的荣誉勋章。
我听说,有的女人会为自己买一只“离婚戒指”,用来代替当初那只金色的结婚戒指,作为独立和自给自足的象征。我不会这样做,但是我理解这种冲动,一个恢复单身的女人急于找到一个宣告自己状态的方式,这跟结婚戒指所传达的讯息一样明确。
想必这与维多利亚时代流行的“服丧珠宝”类似,都是为了传递一种特定的信息。“服丧珠宝”是一种用黑玉或者用逝者的头发编成的首饰,后者在今天看起来未免有些骇人,但仍为后世留下了一些奇怪但有趣的遗产。比如在英国的勃朗特故居博物馆,人们就可以看到三只嵌有勃朗特姐妹头发的胸针,证明文学史上的传奇三姐妹确有其人。
据说,我家族里的先辈也珍藏了一只是属于夏洛蒂?勃朗特的戒指,拥有者据说是勃朗特的崇拜者,但后来被不明所以的窃贼偷走了。我所拥有的家族珍宝,是一副19世纪的石榴石耳环,上面刻有我母亲娘家的姓氏,除此之外,还有一只与耳环相配的、镶有宝石的金戒指。
另外,还有一只钻石戒指,是我的俄罗斯祖母留给我的,她在逃离战区的时候,偷偷把这只戒指带在身边,穿越了边境。这是祖母一生的珍藏,也是她留给我们的纪念。
我们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未来总是比过去更神秘,但是,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们最珍爱的那件首饰,将成为对爱和逝去之物的长久纪念,成为我们最宝贝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