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玛·法基今年当选美国小姐吸引了比历届美国小姐更广泛的关注。一些保守的穆斯林对法基穿着比基尼在公众面前招摇的行为表示不屑,但从小接受美国教育的她,认为自己与其她美国女孩并没有什么不同。接受本报专访时,法基说:“我认为长久以来,人们对穆斯林社会以及穆斯林妇女都存在一种偏见。在黎巴嫩,那里的许多女性过着完全自主的生活,也可以去从事模特或者选美的事业。”
镜头前,一个有着黑发黑眸、健康肤色的年轻女孩坐在高脚凳前,微笑着面对我们。一个中年妇女在我们的摄影按下第一张照片之前,突然窜上前来,“一分钟,给我一分钟!”她一边说,一边手脚麻利地为女孩整理头发,拉平衣角,调整坐姿,“不,你要么站着,要么只能微微搭在椅子上,这样的姿势最好看!”女孩迅速依言而行,侧过身子,微微压低脸孔,原本接受采访时乖巧诚恳的眼眸在镜头前瞬间散发出性感妩媚的眼神。
这就是今年5 月16 日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刚刚出炉的2010 年美国小姐,24 岁的黎巴嫩裔女孩利玛·法基。这也是这项全美最闻名的选美比赛自1952年创立以来第一位穆斯林裔美国小姐。7月3 日,作为特邀嘉宾,美国小姐专程赶到佘山参加当天在艾美酒店举行的上海美国商会庆祝美国独立日的活动。聪明、诚恳,是利玛当天留给所有人最深的印象。在闷热难耐的上海黄梅天午后,她始终保持着和善的微笑,对所有合影要求来者不拒。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这个年轻女孩表示,当选美国小姐对她来说简直宛若是一段魔法般的旅程,“直到现在,我还不得不通过朋友们的反复提醒才会想起来,这(当选美国小姐)原来是个事实”。
从穆斯林社区走出的美国小姐
密歇根的迪尔邦(Dearborn)市是美国汽车工业巨头亨利·福特的家乡,也是福特汽车的总部所在地。多年前,移民美国的穆斯林受到汽车工业高薪的吸引来到此地,如今该市已经成为北美洲最大的阿拉伯穆斯林集中地。
这里也是利玛·法基的家乡。2009年,她从这里走出去参加选美,获得密歇根小姐的称号并代表密歇根州参加了美国小姐比赛。
5 月16 日晚,在迪尔邦市一处叫做La Pita 的餐厅里,大约150 人聚集在一个100 英寸的大屏幕前收看一年一度的美国小姐选美直播。当最终评审宣布来自密歇根州的利玛获得本年度美国小姐封号时,这里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许多穆斯林为她狂欢到深夜两点。“利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穆斯林美国小姐,我们创造了历史!”在利玛生活的社区,她从小到大的玩伴、穆斯林女孩ZouheirAlawieh 激动地表示说,在她心目中,像利玛这样的人就是正宗的阿拉伯裔美国美女。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穆斯林裔美国小姐,利玛的当选吸引了比历届美国小姐更广泛的关注。美国媒体称赞她的当选代表着主流社会对阿拉伯世界释放的友好信号。《阿拉伯美国人新闻》出版商Osama Siblani 说:“我们现在谈论的是美,而不是恐怖分子。她的当选表明我们穆斯林也是这个伟大国家的一分子。”
与此同时,一些保守分子则对利玛持否定的态度。一方面,自利玛在美国小姐比赛中引起话题后,就有人在网络上指出这位小妞原本是伊斯兰极端分子的“间谍”;另外一方面,那些保守的穆斯林也对年轻姑娘穿着比基尼在公众面前招摇的行为颇为不屑。穆斯林学者GhazaiOmid 说:“没有穆斯林女性会穿着比基尼在舞台上走,她不能代表真正的穆斯林女性。”而这种评论很快又被利玛的拥趸们驳斥。Siblani 反驳说,他认为穆斯林女性穿着比基尼在舞台上表演没什么问题,“伊斯兰教与别的宗教一样,有保守派、中间派和自由派。保守派或许认为这样做不可以,但对于我这种自由派来说,我认为没什么不可以的。”
不过,这一切争执对于利玛来说,可能都没有什么意义。去年,美国《时代》杂志采访了当时还是密歇根小姐的利玛,当被问及她希望以怎样的形象留在别人记忆里的时候她回答说:“首先,我为我的穆斯林血统感到骄傲,我很高兴能够为穆斯林女性获得这样一个头衔。不过,我更愿意仅仅是以我自己被人记住,我是利玛·法基。”
利玛·法基1985 年10 月2 日出生于黎巴嫩南部小城Srifa。1993 年,为躲避黎巴嫩内战,这个穆斯林什叶派家族举家搬迁至美国纽约,那一年小利玛8 岁。这个家族在踏入美国的第一天起,便试图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利玛的父亲在安顿好一切后,很快在曼哈顿开了一家餐厅,并且把孩子们都送到皇后区的天主教学校学习。“在我们家,既过穆斯林的传统节日,也过圣诞节。”利玛这样向我们解释说。在孩子教育方面,法基一家似乎更偏向于自由个性化的美式教育,并且鼓励子女追寻自己的梦想。“她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女孩,”利玛的同学后来在回忆这个美国小姐小时候的样子时说道,“她几乎都不怎么穿裙子。”
“我记得只有妈妈逼我,我才会换上裙子,化妆,打扮一下自己。”她笑着承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比起在镜子前臭美,她更乐意将时间花在球场上面。而不知何时起,当利玛开始向往起好莱坞的生活,她的家人又不遗余力地支持她参加各式各样的选美。
与多数美国孩子一样,利玛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在她的身上几乎看不出任何宗教或者政治的影响。事实上,要不是事先声明,我们很难将眼前那个黑发黑眸、讲纯正美国英语的女孩与穆斯林女性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就好像是任何来自移民家族的孩子一样,利玛的父亲从小也试图灌输给她这样的思想:“一个人首先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真正知道他是谁。” 不过,这话被年轻的利玛解读为,“我在纽约长大,现在在迪尔邦生活”。
2001 年,“9·11”事件发生或许让利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穆斯林身份。“9·11”事件以后,美国社会对于穆斯林世界的敌对意识增强,人们以一种既害怕又不屑的眼光看待穆斯林。“‘9·11’之后,美国政府的一系列反恐措施给美国的穆斯林带来了一些压力,不少美国人一提到穆斯林,立刻联想到恐怖主义,导致许多穆斯林情绪紧张。”阿拉伯裔美国人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蒙泽尔曾这样评论说。
受到这种社会抵触情绪的影响,生活在美国、做着小生意的穆斯林生活受到的冲击最大,像利玛家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父亲本来开了一家餐厅,但‘9·11’以后,人们渐渐不来穆斯林开的餐厅了,我们的生意越来越清淡,最后不得不关门了事。”利玛说道。
关了曼哈顿的餐厅后,法基一家从纽约搬到了穆斯林聚集地迪尔邦。在那里,他们再次找到了平静的生活。“迪尔邦的穆斯林社区非常开明,大家虽然知道自己的穆斯林身份,也在内心忠于伊斯兰教义,但其实还是过着与美国人没什么两样的日子。”对于法基一家来说,“9·11”的阴云已经渐渐散去。
利玛在迪尔邦的穆斯林社区安然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并被密歇根大学录取,主修经济学。对于未来,她表示自己若不能成为公众人物,也可以当一名律师。在美国小姐的比赛环节中,利玛最终被美国小姐活动的创办人、地产大亨唐纳德·川普钦点。
有不少人评价说,她的穆斯林裔身份帮助她最后胜出,也有人认为,她在比赛中始终表现出的机智得体才是她获得桂冠的秘诀。在竞选美国小姐期间,利玛的身份始终备受争议,面对争议,她回答说:“我首先是个美国人,其次是阿拉伯裔美国人,黎巴嫩裔美国人,最后是美国穆斯林。”
分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