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钱也不好挣了。
近日,海澜之家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海澜之家实现营业收入115.66亿元,同比增长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减少3.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66亿元,同比增长3.83%。
其中,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95亿元,同比减少5.86%,占其总营业收入的72.58%。
不难看出,虽然海澜之家整体业绩保持正向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业绩担当“男人的衣柜”海澜之家在男性核心消费群体中的吸引力面临挑战。
增收不增利
“营收微幅增长1.7%,海澜之家2025年上半年财报可谓一份‘稳中带忧’的成绩单”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品牌战略专家陈晶晶表示,稳的是,海澜之家在守住主业的同时仍具韧性,忧的是增速放缓,反映新客拓展与品牌焕新战略尚未完全显效。
在大众认知中,海澜之家的“男人的衣柜”标签深入人心,但事实上,品牌早已完成女装、童装、运动品牌的多品类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海澜之家集团是中国大型服饰生活零售集团,旗下不仅拥有主品牌海澜之家(HLA)、女装品牌OVV、潮流品牌黑鲸(HLAJEANS)、婴童品牌英氏(YeeHoO)、职业装业务(海澜团购定制)等,还成为奥地利运动品牌HEAD(海德)在中国区服饰业务的授权商、独家授权代理阿迪达斯FCC系列产品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业务。
但从目前来看,“海澜之家在女装、童装等品类虽然有助于整体盈利,但体量仍小,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陈晶晶说道。
可参考的是,期内,海澜团购定制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3亿元,同比增长23.7%,占其总营业收入的11.61%;其他品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65.57%,占其总营业收入的12.97%。
不仅如此,期内团购业务、女装、童装等品类毛利率的下滑,还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海澜之家的整体毛利率水平。
数据显示,期内,海澜团购定制业务毛利率为40.36%,同比减少3.25个百分点;其他品牌毛利率为49.07%,同比减少9.58个百分点。受此影响,海澜之家整体毛利率仅微增0.56个百分点。
叠加销售费用增长等因素影响,海澜之家毛利率提升但净利率却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海澜之家毛利率为46.4%、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13.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华西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毛利率提升但净利率下降主要由于销售及财务费用率提升、投资净收益下降(男生女生影响)、所得税占比提升。“其中,销售费用率提升0.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提升0.3个百分点、投资净收益下降1.1个百分点、所得税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
规模方面,期内,海澜之家新开门店数量413家,关闭门店数量382家,门店净增数31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澜之家门店总数达7209家,其中直营门店2,099家,占公司门店总数的比例为29.12%;加盟店及其他门店5110家,占公司门店总数的比例为70.88%。
男装企业业绩承压
“在时尚、休闲服饰行业周期性强、集中度低的背景下,海澜之家营收低增速背后也折射出行业整体困境:品牌更迭快,易受快时尚及跨境电商冲击,盈利空间有限。”陈晶晶说道。
事实上,不止是海澜之家,不少男装企业均面临增长压力。
以定位中高档优质男装市场的七匹狼举例,2025年上半年,七匹狼实现营业收入13.75亿元,同比减少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下降13.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29亿元,同比下降61.35%。
和七匹狼一样,以商务男装为主的报喜鸟业绩也面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窘境。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报喜鸟实现营业总收入23.91亿元,同比下降3.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42.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2亿元,同比下降46.61%。
红豆股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2025年上半年,在营收下滑的同时,净利润由盈转亏。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红豆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8.68亿元,同比下降19.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上年的0.44亿元转为亏损1.1亿元。
男装销售承压之际,海澜之家寄希望于通过布局运动领域、打造城市奥莱新业态、加码海外市场扩张,来提高业绩增长。
运动赛道方面,海澜之家通过授权代理阿迪达斯FCC系列产品及专业运动品牌HEAD持续深耕布局运动领域,持续推进阿迪达斯FCC门店拓展,期末海澜之家授权代理的阿迪达斯门店数量达529家。
奥莱新业态方面,海澜之家与京东战略合作联手打造的“城市奥莱”新业态,凭借“大牌低价”精准定位,深耕“质价比”折扣零售市场。2025年以来,京东奥莱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广东等地加速布局,截至目前,门店数量已达23家。
海外市场方面,海澜之家表示,公司积极推动品牌“出海”,在深耕东南亚的同时,于“2025年下半年有序推动中亚、中东、非洲市场的布局,预计在悉尼开出澳大利亚首店。”报告期末,海澜之家海外市场门店数为111家,海外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2%。
陈晶晶指出,整体来看,上半年财报揭示出海澜之家在稳住主业的基础上,转型和多元化仍在推进,但能否将初步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增长,将是下半年及未来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