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美国服装进口市场呈现出显著的 分化式 发展特征。对中国服装进口规模全面收缩,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则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价格层面也呈现整体下行与局部上涨并存的复杂格局。这种结构性变化既反映了全球供应链的调整趋势,也凸显了不同品类服装在市场需求、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差异化表现。
规模下滑显著,品类分化明显
上半年,美国对中国服装进口呈现 “量价齐跌” 的整体态势,不同材质品类的表现差异尤为突出。在羊毛服装领域,呈现 “量增额减” 的特殊情况:进口量同比微增 5.8%,但进口额却大幅下降 10.2%,这一矛盾背后折射出中国羊毛服装出口单价的显著下滑。而在占比更高的棉制和化纤类服装上,下滑趋势更为明确:棉制服装进口额同比减少 13.6%,化纤类服装进口额降幅进一步扩大至 17.7%,成为中美服装贸易下滑的主要拖累项。
美国服装进口的 “替代效应”
在对中国服装进口收缩的同时,美国服装进口需求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整体进口量实现两位数增长,“替代效应” 凸显。从具体品类来看,棉上衣成为增长主力,进口量同比激增 61.5%,反映出其他产地在棉制服装供应链响应、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已快速显现;不过,女士女童化纤针织衬衫的增长则相对温和,仅同比增长 3.4%,显示出该品类在供应链转移、市场需求匹配等方面仍存在一定滞后性。
2025 年下半年美国服装进口市场展望
短期难改收缩态势,结构性机会或显现
下半年,受全球贸易环境、供应链布局惯性以及成本竞争格局等因素影响,美国对中国服装进口的整体收缩态势预计难以根本性逆转。不过,随着中国服装企业在高端化、差异化、功能性产品领域的持续发力,部分高附加值品类(如高端羊毛服饰、功能性化纤服装)或凭借产品竞争力形成局部增长亮点,缓解整体下滑压力;同时,棉制服装贸易的下滑幅度可能因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化与供应链效率提升而有所收窄。
“替代市场” 增长放缓,竞争将更趋激烈
上半年其他地区对美服装出口的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订单的短期转移红利。下半年,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大对美服装出口布局,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整体增长幅度可能较上半年有所回落。其中,棉上衣等热门品类的增长可能从 “爆发式” 转向 “稳健式”,而女士女童化纤针织衬衫等增速较慢的品类,或将因供应链逐步完善而实现增长提速。
整体承压,局部或现回升
从价格走势来看,下半年美国服装进口整体单价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一方面,全球服装原材料价格整体处于相对低位,为进口单价下行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各产地为争夺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加大价格竞争力度。但在部分细分品类中,若出现供应链紧张(如特定面料供应短缺)或需求回暖(如季节性服饰需求上升)的情况,单价可能出现阶段性回升,尤其是中国部分具备品质优势的服装品类,或在其他产地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凭借 “性价比” 优势实现单价企稳。
多元化趋势深化,区域整合加速
下半年,美国服装进口供应链的 “多元化” 与 “区域化” 整合将进一步深化。除了传统的东南亚、南亚产地外,拉美、非洲等新兴产地可能凭借地理邻近优势(贴近美国市场)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中低端服装品类中获得更多订单;同时,部分跨国服装品牌可能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布局,推动 “近岸采购” 与 “多源采购” 结合,以降低供应链风险,这将持续影响美国服装进口的产地结构与品类分布。